Quantcast
Channel: 浮生掠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观影闲笔(2015.5-6)

$
0
0

川尻善昭   




成名作《妖兽都市》,cult动画电影名作,徐克真人化过。锥子脸女主像蛇精,男女主角战斗力忽高忽低,进一步节奏上的一些“脱节”,放到今天来看世界观的幼稚,这都值得诟病,不是精品,其黄暴内容尺度大口味重,观之有种肆虐的快感。

《挑战者》和《兽兵卫忍风帖》都是不错的,但不足以称经典佳作,直到《吸血鬼猎人D》。川尻善昭监督的这四部动画长片,缺点是格局太狭窄,即使剧情跨越千年之久、人魔两界、剑忍混斗,但是做不出大格局感觉,《吸血鬼猎人D》在这一点上有了自知之明。








梅津泰臣

《少女杀手》(1998):OVA,砂羽在厕所干掉双胞胎明星之一的段落最后的高空坠落,和音分利在地铁上与前特战队员的战斗,及音分利的突然死亡,这是比较精彩的,黄暴段落不如川尻善昭作品中与剧情合拍。这是梅津的黄暴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部,另外两部是更为粗糙的OVA《次强音》和乏善可陈的短片《黄色之星》。这个梅津三部曲,除了色情之外多少是浪得虚名。剧场版《少女杀手》(2008)剔除了大尺度色情元素,倒是最为紧凑可观的:画风、整体节奏、动作、剪辑都是我喜欢的,59分钟太短,少女杀手百南花(砂羽的继承者)和餐厅老板之间故事未了,最后部分太赶,百南花父女决斗和击杀追音都不够过瘾,追音巧遇百南花巧得不靠谱。


《阿基拉》

我欠大友克洋这部名作一个公允的评价,这次算是补完,虽然我仍然并不喜欢大友克洋式分镜头或者说节奏,但《阿基拉》对科幻的精准表达,是比肩《攻壳机动队》和《银翼杀手》的,是那些娱乐化的科幻电影中的幼稚bug望尘莫及的。这种比肩,在主题上是对人的限度的表达。它传达了一个观念: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拥有(变想象为现实的)超能力,盲目的追求只会导致毁灭。记得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一部科幻片《地动天惊》(里面有可怕的食人海蜇)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



《进击的巨人 前编》剧场版

荒木哲郎监督。比较失望,虽然制作方面画面和音乐都挺好,但世界观狭窄,人设粗陋,热血无脑仍不时闪现,战斗场面缺乏足够表现力,叙事也缺乏足够吸引力。


《壳中少女》三部曲

比梅津泰臣三部曲强不到哪里去,形式大于内容,徒具赛博朋克的外表。


《记忆中的玛妮》

看完让我想起了车太贤主演的《开心家族》,同样是以结尾蓦然抖开的亲情包袱煽人眼泪。片中也有数度暗示亲情击退孤独病,就是两次杏奈与玛妮突然被分开的情节。因为是传说中后宫崎骏时代吉卜力最后一部动画电影,观之者众,评价分化。我个人对于充斥全片的少女意识流极不耐烦,对于日本的西化动画(包括宫崎骏的几部)觉得很别扭,略微中意的部分,除了结尾(其实还是算拖沓的,明确交代出玛妮和杏奈的关系毫无必要,在久子的故事讲完后观众就能猜出了),一是片中的房屋造型设计风格,二是主题歌Fine on the Outside。


《光晕:传奇》

动画长片由八个短片组成,前六个都无聊。第七个短片中斯巴达女战士与星盟战士的瀑布对打动作好,此外无聊。相对最好的是荒牧伸志导演的第八个,全CG,紧凑激烈,一如苹果核1,从吴宇森学到的枪战慢镜头也不错,一如苹果核2,但是格斗戏太差,机关重重的剧情设置关键点都是打马虎眼过去的,对白仍无聊。总体感觉美日合作动画片也跟大陆合拍片一样差劲。


《手冢治虫的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

跟沙漠和安东尼奥尼没关系。反正看完1的感觉是我不会再去看2和以后的3了,人设几乎不能忍,尤其是到两主人公交锋时悉达多变身皮卡丘神态,还不如叫我看李兆基披着白纱在海边裸奔。平庸的制作配不上佛陀的名号。


《攻壳机动队:崛起3》

简直是在毁草薙少佐。剧情交代糊弄人,更别提赛博朋克了。工藤进、冲丁方之流,就是搞伪赛博朋克动画《壳中少女》系列的那帮人,至于黄濑和哉,好好去作你的画不就好了吗!


《短暂和平》

由序幕和四个短片组成,集结大友克洋、石井克人、贞本义行等动画名家制作。总体感觉是画风的精致优美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媲美凯尔经。第一个《九十九》分镜精准,我最喜欢,尤其是中间的仕女魅惑。第二个《火要镇》画面最精美。第三个《GAMBO》有贞本义行作画,战斗媲美彼得杰克逊《金刚》中的战斗。第四个《再见了武器》则是动画版的《幽灵行动阿尔法》。


《海洋之歌》

与导演的前作《凯尔经的秘密》一样美轮美奂的作画,优美的配乐和主题曲,它们是西方最美的动画(当然,还有迪士尼的《狮子王》和《冰雪女王》)。



叶锦鸿

《半支烟》适合怀旧的人看,不顾粗糙的影像,只是追忆往昔的情怀,坐在那里抽烟的金燕玲和舒淇,古惑仔在丽池舞厅大决斗的故事,搓澡堂的废手尹扬明,茶餐厅吹牛皮的黄秋生。我更喜欢《一碌蔗》,同样适合怀旧的人看。拍得更好,黄秋生演得好。对于我来说,这才是青春电影啊。


崔健·蓝色骨头

前面的2/3我能感受到崔健的牛逼,虽然影像方面不利索,但是精神强健有力。从全片最高潮部分到结尾,也就是后1/3,垮下来了,我并不是说蓝色骨头这歌不好,歌很有力,围绕歌的氛围和立意也都是挺好的,但是表现力不够,再加上一堆杂七杂八的受到歌感召东西加进来一冲淡,再加上与全片不搭的诗意归宿的结尾,就垮耷下来了。这本来是个日漫式的复杂背景技术音乐宅男挑战全世界的故事,结尾却基本上接近私人订制了。题外话:崔健谭维维在我是歌手总决赛唱的鱼鸟之恋很惊艳。


霍比特人三部曲

  第一部中的哥布林山洞大战最精彩,第二部就是木桶大战。看到《霍比特人2》很用心的武器设计(塔瑞尔)前两部中最带劲标志性的高难度长幅动作戏第三部中没有了,是为遗憾。虽然,莱格拉斯 vs.博格的绝杀行云流水,索林橡木盾 vs.阿佐格,在符合索林形象性格的水准上,还在大气、气派的格斗中透出迷人的诡异,冲着动作戏可以给八分。至于我想吐槽的一点就是,演爸爸的李·佩斯看着(实际上也是)比演儿子的奥兰多·布鲁姆年轻潇洒得多。


鸣梁海战

虽然棒子无限放大民族自豪感,没戏找戏铺垫一个小时,但是海战真心棒。日本海军服装华丽战船花哨,容易误导观众,但其时他们的战船技术与战术,远逊于先进明朝指导下的朝鲜海军,可以在片中看出日本海军远距离海战是鸟枪对炮、近距离只会接舷登船又遭炮轰、对撞起来就是渣。


终极标靶

尚格云顿出场给的镜头帅呆了,那时他额头的包还不明显。前面大部分的拍法还是很好的,没有功夫无敌、追车戏仍然很燃,虽然俗套不可避免,比如反派大玩音乐。尚格云顿接过来复枪端详的镜头又帅呆了,这是吴宇森的满满情怀。问题出在旧仓库大战开始不久,女猪脚手无寸铁跑进来了!!立马最后大战的节奏崩溃了,各种狂叼拽的hunters纷纷变滚枪口的龙套,只有尚格云顿的造型感维持着动作场面,在慢镜中开枪、出腿、空翻。有节制的使用强劲功夫辅助来复枪,比起丢下枪用拳脚火并,美感是十足的,但是空翻多了点,尤其那个难度最高的空中转体180度纯粹多余。

后来《变脸》最后的飞艇大战,仍然如《喋血街头》港版结尾追车大战一样乏善可陈,这种套路只在《红番区》里边是新鲜的,用多就滥了。真怀念那打中小马的突兀一枪,那种劲儿才有毫不拖泥带水模式化的电影感。


《恐怖直播》

这片子直接让我跳到《寒战》,年轻导演拍出快节奏烧脑犯罪片,影像后面的文本可以写一本长篇小说。当初看到《寒战》及其文本解读,我能由衷赞叹一下,现在看《恐怖直播》就不复激动了。虽然开脑洞、符合冰山理论,在影像上却没有留下一个回味的空间,说到这点不得不说押井守的几部作品,典型的是《攻壳机动队》,逆天的故事却显得简约迷人,《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人狼》也有复杂的故事,但其慢节奏之中多有可回味处。


星际迷航:暗黑无界》

大赞,感觉是媲美《终结者2》的科幻动作片了,我唯一感觉bug之处就是最后对乌胡拉的传送轻易了结了可汗。


《独立日》

虽然主旋律到了极点,前面大部分都让我想到了《三体》,甚至总统发射了核弹!虽然只是一枚,这是很大胆的。但是解决外星人飞船防壁的方法居然是植入病毒!这就像听到派中国人去澳大利亚解决兔子过多捕杀无力的笑话,是有多想当然。


《特工狂花》

雷尼哈林导演代表作,吉娜戴维斯的表演不错,有些动作戏很棒,尤其是最后高潮动作戏,再次利用轮轴让女主角在升高过程中连续枪击,女儿用妈妈曾经鼓励她的话鼓励妈妈站起来:“Life is pain! You just get used to it ! ”(就像《变脸》中女儿对蝴蝶刀的学习和使用),还有重伤的塞缪尔杰克逊飞车营救,都对人物塑造、感情的释放很充沛,部分弥补了动作片情感张力的不足。


《人皮交易》

现在看到“关公战秦琼”比以前容易了,动作英雄不扎堆不好混,托尼贾这次和龙格尔、迈克尔·加·怀特演对手动作戏,在体格、力量劣势下以泰拳的刁钻技巧艰难对抗,由于片子整体太差缺乏足够的观赏性。


《绝地战警》

剧情线索被插科打诨淹没,女主角很美,果然是迈克尔贝钟爱的梅根福克斯类型。

 

《全面回忆》老版

在心理惊悚的方面要高于科幻方面的价值。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在挑选火星旅行的异性伴侣时技师问施瓦辛格需要哪种类型,这里把女性从体态上分为三种:苗条型,健美型,肉感型,并不厚此薄彼。这显然是更健康的审美。


《昨天》与《鸟人》

贾宏声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借着吸毒这个媒介,传达了一个演员的时代病。后面那个精神病院为主体的话剧与全片有着不相称的肤浅。《鸟人》的男主角迈克尔基顿版蝙蝠侠现在看来或许有些木讷,但基顿绝非一个木讷的演员,不信你看《甲壳虫汁》。文化上的隔阂使我并不能对影片理解得多么深入,华丽的长镜头很炫技,戏中戏对没有读过卡佛的我来说也看不出精妙,诺顿演技出彩,而基顿再次闪耀银幕,我为他喝彩。虽然观影时我也想到《黑天鹅》,但看完后我想到的是张杨导演的贾宏声半纪录片《昨天》,时代病、披头士,这是我熟悉的。导演冈萨雷斯,墨西哥三杰之一。一炮而红的《爱情是狗娘》是一部玩弄结构的影片,表现了支离破碎的现实。 鲁莽的青年、成熟的中年人、历尽沧桑的老人,都禁不住爱情的折磨,正如狗的撕咬,正如狗的无辜。《21克》把导演支离破碎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我硬是看不下去。《通天塔》表现人心之难以沟通,以致生出诸般争端甚至战争,此前有《无主之地》,此后有获得奥斯卡奖的《撞车》和《一次别离》。这是大师们的题材,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安哲等,库布里克似乎在《洛丽塔》中给出了权宜的解决之道:距离产生美,极端一些的便是萨特所言“他人即地狱”。《美错》是一部倍受文青推崇的影片:尽管活着意味着纠结、失败、无奈、无望、漩涡、错误,家庭和责任还是让他无法接受死之将至,然而死亡的宁静平和之美俘虏了他和我们。


《渴望》

中岛哲也新作,恶评甚嚣,肤浅的形式化与并无新意。役所广司并不适合演野兽派,没有那种野兽的兴奋。被恶魔化的少女加奈子形象在日本似乎并不新鲜,甚至昆汀在《杀死比尔》中都传神地塑造了一个Gogo,当然小松菜奈的演出非常棒。片子似乎在推理之外想要给出一些答案、比如空虚的漩涡造就恶魔,传达一些主题、比如危险的濒临死亡的青春,但这些《告白》中都有,村上春树书中都有,日漫中都有。暴力与虚无几乎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代名词了。但这次并不高明,2014年,我喜爱的三个日本导演中岛哲也、园子温、北村龙平一起沦陷,连吉卜力动画和剑心真人版后两部也不尽人意。


少年时代

遗憾的一点是,最后一年的梅森不在状态,体型和面孔都缺乏表现力了。


荒蛮故事

前两个故事还只是一般,第三个别车的故事奥迪掉头有点过,第四个炸弹工程师故事讲到中国人民心坎里去了,第五个故事顶包案反转绝妙,第六个故事婚礼撕逼完美。确实好过《天注定》。


《时空悍将》

早期印象里喜欢的科幻动作片之一,那时叫《杀人硬件6.7》,比起现在的片名既精准又拉风,从那时起就记住了罗素克劳的脸。当然现在看这片子却已是落后了,杀人硬件的战斗力太差,与参数极不相符,场景都太cheap,亟待翻拍,如此灵光的创意,弗莱肯斯坦在信息时代的进化,又有攻壳机动队的味道。


《三日危情》

本片的优质归功于保罗·哈吉斯的编剧能力和罗素克劳的演技,不愧是《撞车》的编导和百变硬汉大叔。


《武士之道》(Bushido Man)

小成本武打片,导演迁本贵则,曾在押井守总监督的《斩》当中导演了第一个短片。主演虎牙光挥,大概也是首次担纲男一号,身手不如当年的坂口拓惊艳,在片中大战了功夫、武士刀、双节棍、匕首和手枪等,打得最好的是匕首对战和最后与师父的武士刀对战,归功于与之对战的两个身手极佳的型男演员,三元雅艺和山口祥行。最后大战时的突然出现的cult口味是剧情唯一的亮点。


《功之怒》

这个似电影非电影的短片很火,在八零年代出生的我们看来狂拽屌炸天,录像厅、街机、希曼什么的元素都太熟悉的味道,横纵向比较会想到《美国战队:世界警察》《李献计历险记》《坏未来》《十万个冷笑话》等等,能看到这种玩意儿是种欢乐。


《士兵之歌》

前苏联电影新浪潮代表作,像一首特别美的小诗,于无声处动人。阿廖沙在火车上邂逅舒拉,是最美的邂逅。尽管在摄影上有突兀之处,有几处在技巧上有些过了,阿廖沙的休假,仍然是媲美罗马假日的经典。

 

BMW广告短片系列《The Hire》

共8集,每集十来分钟,克里夫欧文主演全系列中的雇佣司机。吴宇森的《人质》拍出了最好的驾驶快感,乔·卡拉汉《实时引爆》拍得人傻节奏差,约翰·弗莱克海默《伏击》的动作片感觉已经退化了,盖里奇的《明星》最像优质广告片,李安的《抉择》把飙车拍成跳舞、枪击声拍成节奏,很文雅,但感觉未必符合宝马的气质,王家卫《跟踪》又把《重庆森林》copy了一把,当然还是很有感觉,托尼·斯科特《打击魔鬼》其实是我最想看的,纠集明星最多,主题最符合宝马气质,结果却像《多米诺》般过头了,冈萨雷斯《火药桶》倒是不玩风格只是玩了一把DV摄影,完成度却是最高,虽然宝马只是露了个脸没能做主角。


周防正行·谈谈情,跳跳舞

役所广司果然更适合演小人物。周防正行出作品虽慢,我看过的《五个相扑的少年》、《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和这部《谈谈情,跳跳舞》,都是佳片。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