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浮生掠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观影闲笔(2015.6-8)

$
0
0

美剧: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真探》、

《绝命毒师》、

《超感猎杀》、

《萤火虫》、

《24小时》第一季


我开始完整看美剧应该是《越狱》和《迷失》的第一季,那时这两部剧是现象,由于兴趣更在电影上,虽然精彩也没继续追下去。现在《冰火》和《毒师》又成为现象级美剧,于是我又开启了一段美剧时光。

《冰火》

就不用说了,我五季一口气看完的,实在没法再等了。在美学高度虽然不及《真探》第1季,但就是停不下来,主角死死死、虐虐虐,好好看。

《绝命毒师》

第3、4季前面好几集很有些拖沓的感觉,剧作上完全符合“把最精彩的放最后一集,次精彩的放第一集,中间慢慢拖吧”,之所以还看第5季,那当然是要一个结局,虽然看到老白完全黑化有些不忍。

《真探》

第一季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不是有那些表现邪教的珠玉在前的作品,比如《柳条人》、《寂静岭》。

《超感猎杀》

第一季反正比《云图》好看多了,前两集很惊艳,故弄玄虚也是有的,比如冰岛妹子明明有警察哥的电话来着但就是不用。首尔监狱中裴斗娜的那场打斗真差劲啊,本该是秒杀结果还挂彩,这不怪妹子,她演汉江怪物练了三个月的箭术动作场景全部亲自出镜,只怪韩国部分不是沃卓斯基姐弟或汤姆提克威拍的。

《萤火虫》

首先全宇宙的人类都讲一种语言,它由中英文混合而成,这一点很屌,其中的中文妙呆了,比如表示难以置信的中文:“全宇宙所有的星球塞进我的屁股。”这部剧所体现的自由精神就不讲了,《SFX》票选本世纪百大影视科幻角色,老冒船长排名第一。虽然并不是每一集都同样精彩,第一季确实把每个主要人物都刻画得非常出色,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大概是老冒船长把挟持谭江的探员一枪爆头的戏,而最喜欢的一集,我在宁静号损坏缺氧那一集和萨芙瑞以结婚名义登船那一集之间犹豫,当然无时不刻不存在的幽默感是我喜欢这剧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续电影版《冲出宁静号》

是乔斯韦登给剧迷的一个结局,揭示了谭江所知道的联盟秘密,老冒船长冒险让掠夺者船队与联盟追兵互殴,为了向民众发布真相,宁静号船员展开了与掠夺者和联盟密使的决战。反正都是跟《生化危机》差不多的梗,比之剧集加强了太空大战特效和格斗动作。细心的影迷会发现掠夺者舰队降临的效果跟复联1外星人舰队入侵的效果如出一辙。反派联盟密使身手不错,使的似乎是合气道功夫。

《24小时》第一季

这剧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过时了,虽然“实时”的编剧手法很屌,但是为了保持节奏和悬念而出现的“凑戏”和“硬反转”让我不再想看第二季了。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把一部电影分上下集的做法似乎只有昆汀没有遭喷,但好莱坞仍然这样作,吴宇森仍然这样作,不作死才怪。《饥饿游戏2》是全面超出第一集的,但第三部上集把观众看第二部建立起来的好感一气摧垮,拖沓、中二、老梗,大概朱利安摩尔和霍夫曼都不知他们自己在演什么。

 

《匈奴王阿提拉》

重温了这部简陋的史诗片,虽然还能一看,但已经不明白当初喜欢它、评价“真实而有力”的原因,只怪当初观影量太少、缺乏历史观。

 

《麦凯比和米勒夫人》

开头几乎看不下去,慢慢适应了电影的节奏、适应了片中单调的蛮荒之地,然后男主角来了句“靠!我根本适应不了这鬼地方!”结尾超赞。很有品味的西部片,罗伯特奥特曼导演。

 

《纸人》

迪斯尼优秀短片之一,气氛和调度都很棒,但是迪士尼还是忍不住在高潮部分让道具活了过来。如果只是若有如无的暗示纸飞机活过来就绝佳,终归还是做得太明显、太迪士尼了。

 

《骷髅13剧场版

反派牛逼哄哄牛逼哄哄……然后真的上场,还没过着瘾就嗝屁了。

 

《写给桃子的信》

少女心,跟那部《回忆中的玛妮》差不多,跟当年的《侧耳倾听》、《穿越时空的少女》等相比,差了一个等级。

 

《蝙蝠侠与超人》(剧场版动画,1998)

把这对最佳拍档相遇相知的故事讲得非常好。

 

《剑风传奇》TV版

算是对剧场版的补充,看完巩固了对优秀的剧场版(一、三部)的印象,更觉得剧场版第二部确实没有做好:徒具噱头,缺乏三部曲之二应有的细腻。

 

《铳墓》TV版

动漫由于受众偏低龄化常导致评分虚高(正如剧集评分普遍虚高,也是受众与电影有所不同),整个故事构架就是模仿的《美国往事》。

 

《隶你十年》

越看越有味道的公路片,很有品味的电影。约翰·赫特开的那辆奔驰车很棒,经典的第四代奔驰S(280SE)。

 

《青蜂侠》电视特辑(1974)

这个电视剧的83分钟剪辑版显然是为了纪念前一年去世的李小龙。剪得乱七八糟,只看得出是三个故事串联,大战猎人俱乐部,大战伪外星人,大战唐人街黑帮。李小龙一对一基本上是一记侧踢或勾踢、加一记摆拳或手刀搞定,或者直接一个飞踢搞定。对付多人则显示犀利腿功。远距离用飞镖,对付武器用的是双节棍。最后还有简单的器械混战。压轴戏是加藤单挑螳螂拳高手,几个漂亮的来回试探之后李小龙抓住机会,近身连续拳击,搞定对手。《青蜂侠》中李小龙的打斗方式就是《猛龙过江》的原始版。主题音乐那急促的小号声被昆汀用在了《杀死比尔》中。

 

《顺流逆流》

徐克这部枪战片可以拿来跟《刀》相比,熊欣欣武指的动作戏,鸽子楼枪战拍出了武侠片的“竹林”味道,窜跳腾挪之间子弹如飞刀迭出,与《枪火》中凝重沉稳的枪战戏形成鲜明对比。电影配乐很棒。主演三个都是歌手,但选得好,味道对了,徐子淇也对。港片那种接地气的通俗现在难看到了,似乎给大陆观众看的都不知不觉端着了,粤语文化慢慢丢失了。

 

《战狼》

看到最后两架武直10护驾吴京我笑了,2007年的俄罗斯仿007大片《密码疑云》结尾就是这样的,女主角走出恐怖分子大本营,CIA的悍马并排出现准备干掉女主角,女主角准备就义,说时迟那时快两架苏-29破空而来,然后两架武装直升机停落,为美女主角保驾护航,美国人顿时傻眼,女主角情绪含蓄地转换间那种爱国主义骄傲感油然而生。当时觉得俄罗斯还真“舍得做”,没想这次轮到咱自己了。《战狼》也让我想到了2002年的《冲出亚马逊》,相比较而言场面上有很大进步,专业多了,但是就电影制作艺术方面而言还是不足,该做足的地方匆匆而过,该适可而止的地方又缺乏节制,细节的问题,节奏的问题,就都用热血掩饰了,正如国产动画的突围之作《魁拔》系列。希望续集能进一步提高质量。

吴京导演的上一部电影《狼牙》像是由某部日本漫画改编的,整个片子没有什么亮点。作为演员,他最有存在感的三部戏是《杀破狼》、《太极宗师》剧集、《小李飞刀》剧集(饰演阿飞)。


《重力小丑》《青之炎》《如月疑云》

几部颇受好评的日式悬疑电影。《重力小丑》森淳一的导演技法并无出彩之处,但伊坂幸太郎小说的情节太好,加濑亮、吉高由里子的表演好。《青之炎》二宫和也的表演好,全片氛围节奏俱佳。《如月疑云》作为室内悬疑剧拍的已经很不错了。


《百元之恋》

安藤樱,慕名而来,果然名不虚传,不管是前边的被嫌弃的一子,还是后边打拳击的一子,都是一流。影片由前面大半散漫的节奏直接转到后面的洛奇式训练段落,转换得太急了些。


《Jose与虎与鱼们》

这部影片一开始的气质就吸引到我,从音乐到画风到演员到故事都是我的菜,妻夫木聪是我真正觉得帅气的日本男明星。可惜的是从Jose拒绝恒夫之后,后面没有前面精彩了,尤其是看海的日影老梗,本应是全片最高潮时间段,显得太平淡(拍看海总得拍成《花火》那样才算梗里出新意),尽管之后的鱼趣旅馆段落扳回了分数。Jose读萨冈第二本那一段太美了。


胡金铨作品重温

《空山灵雨》表现禅意怎么看都无聊生硬,好在对于动作戏的空间处理。《忠烈图》用乔宏饰演俞大猷这个历史人物颇失败,而伍继园才是着力最大的人物,这中间就有些断裂。《天下第一》表现道、医、画、偷,串为一气,故事性就更不堪了。两部短片《大轮回·第一世》和《怒》,其实更为可观。前者有胡金铨最好的武打戏之一,只是可能限于片长,结尾太匆匆;后者是极为漂亮完整的客栈戏,新龙门的前奏,除了焦赞这个人物太缺乏鲜活。《天下第一》、《大轮回·第一世》和《怒》的结局都是以“投掷武器误杀”结局,胡金铨是有多喜欢这个套路啊。


《石榴坡的复仇》

说是要重振时代剧,但我只看到混乱的武士价值观。镜头都拍得十分呆板。对于武士电影,我想说拍武士和剑斗就好了,而非什么武士道。


《无头骑士异闻录第2季:承》

真失望,完全无法与第一季相提并论。


《听说》

就是看看当年的台湾小鲜肉。


拉乌尔·沃尔什

导演中文译名跟赛尔乔·莱昂内一样拗口,但是都不会在影史上被忽略。我看过他四部导演作品,最棒的是《白热》,就像最经典的香港黑帮枪战片一样精彩,其次是《私枭血》,还有两部知名作品现在看来麻麻地,犯罪片《夜困摩天岭》,和拥有美丽的原声对白、可以作为看电影学英语教材的《金屋春宵》。


《大上海1937》

我能够看出来的就是乱七八糟,从任何方面来说。估计给它点赞的倒并不是张彻的粉,而是儿时到电影院看过留下了强烈印象。根据我重温儿时印象深刻的电影的经验,儿时印象基本上是靠不住的。八十年代的导演张彻也只有一部《上海滩十三太保》拿得出手,这还是多亏了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这些早期弟子的助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