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观影共计33部(长片26部,短片7部)。都是短评。
《蝙蝠侠大战超人》
尽管有将“多部漫画大手笔整体重构以及加入隐形的叙事结构(圣经)”的野心,不给力就是不给力。超蝙大战远不够《黑暗骑士归来》之绝唱给力;反派独力难支,不够97年动画版《The Batman Superman Movie: World's Finest》之小丑卢瑟联手整蛊给力。
《果し合い(决斗)》(2015)
藤泽周平4个短篇改编成系列电视电影上映,第一弹便是仲代达矢主演的《决斗》。剧作照旧没有突破,最大的看点是年逾80的仲代达矢的表演。
《荒野猎人》
影片颇有史诗感,很棒。
《年轻气盛》
叙事上种种前后呼应的巧智,摄影配乐构成的形式美,电影海报那一镜头出现的高潮段落,动人的超现实主义场景,保罗·索伦蒂洛继《绝美之城》后的又一杰作。
《卡萝尔》
虽然我并不认为这部“几乎全部以透过窗户、梳妆镜以及虚掩的门的镜头组成”的影片画面多么美轮美奂,但是音乐真心美,尤其最后一场戏配合两人目光的音乐美到爆,恍然让我脑海中映出《功夫》的结尾,音乐和镜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箭士柳白猿》
徐皓峰的武林三角恋故事,整体架子很好,人物、隐喻、机巧、决斗场面等等设定也都高明。虽然成片很有些地方看着不妥,有些是囿于成本、演员问题(混血妞),也有导演拍摄时的种种犹疑不定,比如片中的徒手打斗戏。
《卧虎藏龙:青冥宝剑》
除了刘承羽对着岑勇康的一笑,几乎就毫无亮点了。
《死侍》
比较失望。拍出来的死侍魅力并不如之前的星爵。动作设计也一般般。
《泥醉天使》
黑泽明的导演技法成熟。三船敏郎的表演突出,尤其是导致他复仇的花店那一场最后一幕,让仲代达矢来演也不过如此吧!但剧本还是不够细腻,尤其是志村乔的医生角色被弱化了。
《亲爱的》
这种催人泪下的现实题材,在中国能上映就值得鼓掌了。剧作上四个主角四个视点,显得有些紊乱。
《莱昂莫汉神父》
梅尔维尔作品。男女主角的魅力大于故事本身的魅力。
《生存还是毁灭:犯罪者》
开场长达8分8秒的万花筒式剪辑和狂躁配乐真过瘾。主体部分倒显得平淡乏味,临近结尾的大枪战厉害,结局的最终对决high了,三池崇史居然让哀川翔cos了EVA初号机经典的断臂场景。
《迷失1971》
除了几分钟的亲情段落,几乎全程紧张,遗憾的是最后的地下室乱战不够利落。1971年的贝尔法斯特背景加分。
《新宿事件》
重温。阿祖和嘉乐的转变虽然突然、突兀,但是并不违和,为何成龙的转变让人觉得如此奇怪呢。
《小小的家》
山田洋次拍庶民剧好像从不失手。松隆子还是那么美丽。
《电影就是电影》
把电影分为好电影和坏电影的话,那这部算是坏电影中的上佳。
《西游降魔篇》
重温。仍为最后大战抄袭日本游戏减分。
《水牛城66》
一部悲伤的个人电影。文森特·加洛有些生涩但仍然出色的导演处女作。
《春光乍泄》
看王家卫电影总让我思考”时间“之概念。很有格调的电影。
《黑暗骑士崛起》
重温印象变差。无聊冗长的”复杂叙事“。去掉两个女人甚至罗宾的戏会不会好得多?
《拯救大兵瑞恩》
开场抢滩登陆战拍得身临其境惊心动魄。
《百日红》
流水账般的平淡啊。
《恐龙当家》
都是老掉牙的梗不说,从影片整个世界观到小恐龙的形象,都不对劲,看着它用柱子脚不断翻山越岭就觉得奇怪。
《狮子王》
我对美式影片”寻找自我“的老梗最初的感受,即来自此片。现在再看,这梗仍难以被超越。
《料理鼠王》
老掉牙的“我是谁”、“友谊与信任”的主题,并没有拍出新意。
《老人Z》
还是适应不了大友克洋的故事节奏。机器设定丑爆。
短片:
韦斯·安德森三短片:
《表兄本的营队放映活动》相当于《月升王国》的宣传短片;
《Castello Cavalcanti》像是旅游宣传短片;
《普拉达:糖果》是普拉达的广告,倒是最有味道。
《电焊工波力》 :《瓦力》的孪生短片。
《宇宙快递》:韩国动画短片。有小黄人珠玉在前,短片中的蚁星居民造型就不新奇了。
《蚁蛉》:诺兰短片,最后一秒反转。
《面包种子与鸡蛋公主》:宫崎骏短片,故事和人物创意基本都来自之前的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