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第1季
名不虚传,但是确实看得很累,不准备看后面几季了。
《听见涛声》
吉卜力的屌丝与女神的校园故事,挺喜欢的,日本的《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九岁人生》
曾经打动我的,现在仍然打动我,我就这么爱屌丝与女神的故事么?小女神李世英太棒了。缺点:第一就是支线人物独臂大叔两场戏之后就没戏了,没个交代;第二是小女神转校之前的流畅演讲,过于煽情了;第三是哲学大叔自杀促使小屌丝表白即将离去的小女神,故事时间线没有做好而显得刻意。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这么拖沓的纯爱片我小时候是怎么看完并给出好评的?汗。也许是筱田升的摄影的确让人欲罢不能。
《春天情书》
森田芳光+深津绘里,网恋纯爱故事中体会到两颗寂寞的心。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再见,孩子们》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路易马勒的新浪潮+黑色电影。让娜莫罗的魅力无与伦比,在夜间街头晃荡的镜头绝美。爵士配乐绝美。故事收尾太急是美中不足。
看过路易马勒的另一部片子是《再见,孩子们》。在冗长、沉闷的修道院学校生活之后,那个清晨,盖世太保出现,犹太孩子被抓走,辅导员逃匿,神父在被抓走之前对大家说,“再见,孩子们”,却是如此动人。
《拜访者Q》
三池崇史的变态片子,突然看得我酣畅淋漓,一如片中母亲喷射的乳汁。三池崇史这剂强心剂,打入的是麻木不仁的我,还是麻木不仁的社会?酣畅淋漓。
《别假正经》和《平克弗洛伊德:庞贝古城现场录音纪录片》
我还是喜欢前者这种一本正经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后者特么玩大发了。
《海市蜃楼》
徐小明西部武打片,用的是倪匡的卫斯理故事,就是意味着点子很棒本子很差,抛开武打元素就是个现代聊斋故事,男女主角沙漠对打那一场拍得很有些惊悚的意味,妖魔化的女主角把男主角吓懵了。有不少枪战爆破追车的大场面,武打设计方面就没有什么亮点。
《神鞭》
国产武打片的经典,冯骥才的小说让片子接地气,老辈的中国人神气都出来了。结尾创意好拍得略弱,全靠傻二“一变还得是绝活”那句话撑着。
《大剑》
十年前看得激动不已的动画之一,大爱其暴力美学,微笑的特蕾莎被暴走(觉醒)的普莉希拉斩首的场景,现在来看还是经典。现在再看,承载这经典一幕的前半(大概前13集)仍然不错,半妖、打怪、升级、暴走、阴谋论这些元素与暴力美学打斗场景搭配得很酷,后半(大概后13集)就乱了:克蕾雅装上高速剑手臂就会用高速剑了,这是偷懒的无赖设定,为何不在原有挺好的妖气感知技能上发展呢,各种高速剑之类所谓绝招都极其无聊,打斗场景越往后越缺乏想象力,特蕾莎半觉醒和觉醒后的样子越来越丑,也是作画想象力缺乏的表现了。
《天堂之门》(1980)
年轻的米基洛克真帅。三个多小时的片长节奏失衡,确实是灾难。其实开头的毕业舞会后半,男生们绕树成圈与“采青”,与结尾气度超凡的大战在场面上遥相呼应,是不可少的场面,而其他那些类似场面无限放大、平庸无奇的三角恋大做文章、大堆无聊的对话(也有中文字幕翻译不达意的问题),所有这些刻意堆砌的细节并没有起到多少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没有很深入的情绪游荡其中,纯是形式宣泄了。
新好莱坞电影是有这种巴洛克式细节传统的,做得好节奏会很棒,比如《大白鲨》,而《天堂之门》却直接宣告了新好莱坞电影的终结了。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多有品位的外国电影是败在了中文字幕上的。国内的字幕组不乏高手,但做出来没什么人看是一件让人兴味索然的事情,就像在现在的时光网上写优质影评一样。虽然国内影迷拥有海量下载资源,但是拉拢文化的距离不是一蹴而就的,先不妄谈了解文化背景,连字面上都经常似是而非。
《战士帮》
这不就是美国的《古惑仔》么?
《武士道残酷物语》
其中的第四个故事,我都以为会上演《夺命剑》了,没想到残酷至此。
《杀破狼2》
2小时的片长对于动作片是较长的,其中的几组人物关系做得还是不错:任达华和吴京的叔侄,卢惠光和托尼贾的狱警搭档,古天乐和恭硕良的兄弟,以及小女孩和渔民小伙的互动。剧情上最high的点大概就是任达华吴京叔侄闯出器官贩卖集团。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其带出的残酷命运抗争之主题,确实很抓人,抛下逻辑漏洞直接进入更无逻辑的结尾动作大戏,基本无尿点。这离不开导演郑保瑞的风格和技巧,比如时不时出现的滤镜效果和仰角拍摄。两个有着华丽长镜头的大段落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码头枪战出场人物多,但事先交代太少,有些乱;监狱混战就拍得好多了。
说打戏。张弛饰演的折刀杀手出场干翻一众警察的段落是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让我惊艳的打戏,确实跟当年吴京在SPL中的出场有得一拼。此前吴京和托尼的打戏只是打得比较生猛而已,张晋则被故意设置得武功夸张,我想起曾经看过的94年版《火烧红莲寺》中,方世玉洪熙官武功高强,可是大反派神公却用气功把他们轰成渣!托尼拳霸的功夫我们早已不觉新鲜。吴京用短拐与张弛的折刀进行的短兵格斗,完全无法媲美SPL。最终大战,打小喽啰们吴京和托尼都交出行货。张晋出马搞定吴京的腿法奇炫,搞定托尼的手法高妙,二打一初始也无胜算,因为张晋有外挂(威亚)。后来二人打配合,指上打下的交叉攻击连绵不绝,张晋禁不住二人的飞身技(吴京飞踢厉害),行将被打垮之际出绝门兵器(峨眉刺?),奈何被穿刺的托尼狼魂附身踹飞了他。
总的来说片子观赏性挺不错,与《突袭2》、《一个人的武林》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水准还不够高是因为模仿过多原创性不够,视听语言上对朴赞郁的模仿与《突袭2》异曲同工,但导演水平远还达不到老朴的高度。
《捉妖记》
布景太简陋了,胡巴走心。
《死者回归》
看过算是了了我对北村龙平电影的残念,失望了,虎头蛇尾的漫画原作在北村手上为了撑片长甚至改得更差、作为B级片尺度小到不成样,加之特效低劣表演差劲,完全是失败之作。
《红猪》
我对宫崎骏西欧背景的影片总有些抵触,这部也不例外。
《八月照相馆》
韩石圭骑机车带着沈银河的那场戏之后,是一场韩石圭擦洗照相馆玻璃的戏。在明媚的阳光下,看戏的我仿佛也暂时被擦洗掉了心中的阴郁。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七十多岁的老人开着割草机跨州去看望哥哥,没有温情脉脉的煽情,大卫林奇拍得非常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