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浮生掠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师弟出马》(1980)

$
0
0

《师弟出马》是成龙自己导演的首部作品。剧情很粗糙,“师弟”身手完全不差,却屡受同门奚落,这并无道理,但我们观看时并不以为忤;看到成龙与樊梅生、元彪、李丽丽、石坚、李海生、冯克安等演员杂耍般的对手戏,我们就笑出声。这是观众与香港武打片的默契。片中创新的喜剧化杂耍动作(“斗牛曲”+“裙里脚”场景)和新鲜招数的设计(扇子功、板凳功),都显示了成龙在动作设计方面的创造力。

影片结尾那场漫长的打斗,现在看来仍然精彩到振奋人心。成龙饰演的“师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打不死的年轻人”,展示了“动作之王”无与伦比的身体素质,借鉴了袁和平给他编创的醉拳,蛮横地打倒(累倒)了不可一世的“金脚带”(黄仁植饰演,他曾在《猛龙过江》中饰演日本空手道家,其实他是韩国人,练的是合气道和跆拳道,在《师弟出马》中充分展示了其高超的腿法和各种精彩的擒拿、擒摔技法)。这场史诗般的打斗,是武打片的best fighting scene 之一。《醉拳2》最后的癫狂搏斗场景,与《师弟出马》一脉相承。

乍看起来,师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其实成龙在这场打斗戏中运用的技巧之高明,丝毫不逊于黄仁植。挨打挨了大半场之后,师弟终于抓住金脚带的左脚、好不容易终于打中一拳,这是师弟反攻的开端。接着师弟看穿金脚带武功套路、能够进行有效闪避并且几乎锁腿成功,再到金脚带气力不足、师弟正面硬扛其拳脚、挑衅示威、金脚带各种技巧都被师弟搞笑的小碎拳化解、师弟一鼓作气以头撞/肩撞/臀坐的蛮横招式KO金脚带,所有这些看似极不高明的动作,其实是只有成龙才能做到的匪夷所思的动作奇观,其他动作演员恐怕既想不到,也做不到。

拍摄这场打斗戏用了不止一台摄影机,大全景由另一台机器拍摄。景别上最多的是中景和全景的切换,变焦、慢镜头这些邵氏片惯用的表现手法也继续沿用。为了使镜头不呆板,至少用了第三台摄影机,不少镜头切换时,就是另一个拍摄角度。此外还有一个漂亮的手提摄像跟拍镜头。

成龙将这场生死斗悄悄偷换为拳击比赛规则下的擂台赛,所以这场打斗的节奏,就是拳击比赛的节奏,并插入“师爷”谐趣的现场“武术指导(场边教练)”,搏命性质被陌生化、喜剧化了,基本上消解了“金脚带本来一个锁喉就能搞定了,为什么要打半天”这样的观众疑惑。

从成功升任导演,到引领时装功夫片潮流,成龙的成功并非偶然。此前与袁和平的成功合作、此后第一次登陆好莱坞的失败,都未曾让他止步不前,直到他明确地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动作巨星、并且完全掌控了自己的电影作品。称成龙为“武术大师”似是而非,叫他“动作之王”则名至实归。一方面,成龙一副好身板,完美的身体素质做起杂耍动作来轻松灵活;另一方面,成龙敢于做高难度动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4

Trending Articles